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 //

没有切口不代表没有创伤——浅谈介入封堵手术的并发症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02-10 10:00:00 点击量:770

文章来源:“李守军团队先心病爱心诊治”公众号

 

近日,北京阜外医院李守军团队收治了一例半年前在外院接受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患儿。宝宝在术后一周出现高热,当地超声发现主动脉瓣上赘生物形成,血培养汇报“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用了一个多月的抗生素才算把感染控制下来,但主动脉瓣损伤的问题非常棘手,患儿家长辗转多家专科医院无果,近期来院就诊。超声检查发现孩子主动脉瓣穿孔,已经出现大量反流,必须手术治疗。

 

    这已经是团队最近三个月收治的第四例介入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了。诚然,介入封堵手术没有外科切口,对家长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介入技术远非完美,下面几个问题需要警惕:

 

§  首先,介入操作只能处理一部分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对于位置、大小不合适的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强行进行介入治疗可能残余分流,导致溶血。更有一些可能出现封堵伞移位、脱落,严重者需要紧急床旁开胸抢救,创伤和风险骤增。

 

§  其次,介入封堵器通常比需要封堵的缺损直径要大一些,本身的立体结构在心脏内也可能与其它重要结构接触、干扰,严重的可能导致重要的瓣膜如三尖瓣、主动脉瓣损伤,或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这类问题通常需要二次手术治疗,严重的瓣膜病变甚至需要多次手术、瓣膜置换来解决。

 

§  第三,介入技术需要置入金属材质异物,术后仍有急性心内膜炎、血栓形成甚至血栓脱落导致脑梗、肠系膜动脉栓塞等风险,需要医生和家长警惕。

 

不同技术都有自身的优缺点。目前外科技术成熟,微创小切口技术应用广泛,仍是各类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介入技术作为另一种微创方法,需要术者和家长严格评估适应症并充分认识其风险,理性选择方能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健康